研究方向: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
学术带头人姓名:陈月辉 教授 本方向现有一支由中青年学骨干组成的科研队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针对模式分类、智能控制、财经建模和生物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包括:(1)智能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的研究。重点是各种进化优化方法,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遗传编程、PIPE算法、蚁元算法、粒子群优化、分布估计算法和人工免疫系统等;开展了基于进化算法的柔性神经树模型的研究并成功地在非线性系统辨识、时间序列预测、网络入侵检测和癌细胞分类等系统中得到了应用;进行了基于进化算法的模糊和分层模糊系统的理论研究,鉴于各种计算智能模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混合型计算智能的新方法和新模型,使得混合型计算智能模型在自动生成、精度和泛化能力、自适应性以及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提出了阶层式混合型计算智能模型的统一框架。(2)开展了基于计算智能模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建模、辨识和仿真理论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利用小波分析与协同进化的理论方法,研究了水泥水化过程的分布式模拟,并将有关方法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预测和足球机器人的辨识和控制等系统中。(3)基于智能系统算法和模型开展了图像处理、车牌识别、虹膜识别、人脸检测和识别等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开发完成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在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4)开展了基于智能计算模型和混合性智能计算模型的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了基因组对位排序和优化、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DNA阵列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有关问题。以上述理论研究为基础,本方向与山东省电力集团、省环保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先后研制了发电机轴系预测与振动分析软件、水环境资源监测智能建模与优化软件包、基于系统辨识的钻孔机自动建模与优化设计软件等应用系统。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陈月辉教授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Bioinformatics and Systems Biology (IJCIBSB)主编及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陈月辉教授在《Information Science》发表的“Time-series forecasting using flexible neural tree model”自2005年6月以来一直处于science direct Top25第一名。其先进的研究成果使得“国际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2006年(ISDA’06)首次落户中国,陈月辉教授担任了会议的总主席,陈月辉教授目前还担任YOCSEF济南分会主席,近年来担任了3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PC Member。 本方向以曙光3000大型计算机为核心,构建了高性能计算环境,建设了实物足球机器人、基于自动化仓库的物流实验装置等科研设施,近年来同日本熊本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以及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方向已成为济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实力较强、发展前景良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计算智能及其应用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学术地位,并将在计算智能系统的应用方面,通过对已有的先进混合计算算法的应用,在相关应用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同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在基础理论方面也将有突破性进展。通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梯队。 近几年,本方向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的相关方向上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 计算智能系统与应用方向将立足山东、面向全球,积极探索最先进的理论,并努力应用到实践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